原帖内容
liucius

2008-3-27 12:31
红尘有幸识丹青by阿堵

这个故事的题材很新颖,是讲书画造伪的。架空历史在古代。

朱成璧因家道中落,不得已做了伪画业的学徒,改名丹青。天分本高,加之年岁渐长,手艺日益出众,出师之作为已故做画大师鸣玉山人的一幅画。后面故事也正由这幅画起了因。

皇帝有一侄子为先皇亲子,因其在先皇驾崩之时年仅八岁,故先皇传位于弟,非子。故事便从这当朝王爷开始。这位王爷赵承安表面无心政事,实际野心勃勃,一心想着夺回权力。为讨好兼麻痹当朝皇上,赵承安欲献上鸣玉山人绝笔之作《四时鸣玉山》。没想到巧取豪夺画作时出了岔子,古画竟然落入水中。为此,请来江家高手修复画作。至此,二主角见面。

《四时鸣玉山》却有番典故,含了鸣玉山人与前朝帝王的感情悲剧。仿画时,丹青和赵承安也发生了感情纠葛。但二人都很清楚,画成之日,即是丹青命尽之时。画完之后,丹青终是脱逃出来。赵承安心中也纠缠犹豫,并未真正赶尽杀绝。

不论有情无情,二人感情却也不得不就此了结。不过,命运的安排总是出人意料,赵承安费尽心机,即将拿到即位遗诏时,却出了岔子,传国玉玺被摔缺了一个角。遗诏没有盖印自然无法生效。这下,丹青不得不再被“请”到。之后二人感情自有另一番发展……

此文写得甚为细腻,从作者仅为铺垫后文,就不惜大量笔墨写丹青入门学艺就可以窥见一斑。情节铺展自然,没什么突兀之处。人物性格、感情发展都采取的是传统路线。比如赵承安的一开始的心计、利用、狠毒,到后来逐渐想通,以情为重。不像现在很多耽美作者把主角爱恨写得过于浓烈,狠毒的一方便一狠到底,直至死局,其中竟然没有回转;痴情一方便一痴到底,被虐得体无完肤也心甘情愿,其中竟没有犹豫、不甘和自我保护。这种写法看似渲染了爱恨激烈,其实经不起推敲。而且写得人太多,实在给人千篇一律之感。相比之下,此文的传统写法反而让人觉得细水长流、温煦耐看。

看文地址:http://death19.com/xl/viewthread.php?tid=12272
其他评论:近期看过最好的古代文-红尘有幸识丹青 BY 阿堵

查看评分记录

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
圆形方孔 +7 大魔王 2008-3-27 15:22
钞票 +10 大魔王 2008-3-27 15:22
录入币 +1 大魔王 2008-3-27 15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