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帖内容
yingying0993

2008-9-3 00:32
【原创】寂寞成长(2楼剧情简介)

寂寞成长——读王小轩《这里还有我



  耽美文有这样一种逻辑怪圈:一方面认定这样的爱更为(或至少一样)纯粹和美好,是文学的理想的,一方面又想要深入社会和真实,而真实常常,是丑陋的。
  这样的两难原不是读者要担心的问题,看到唯美浪漫的,可以拍手也可以鄙视不够真实;看到现实残酷的,可以抹泪怨作者后娘也可以埋怨怎么小说也不给个HE?
  我偏好那些现实残酷,温暖结尾的文。似乎看到现实里的微光,也许不过心理安慰。

  现在介绍我喜欢的这篇新近完结好文——这里,还有我。

  有人说,世上最美的三个字,不是“我爱你”,而是“在一起”。  
  我说,世上最撕心的三个字,不是“分手吧”,而是“我等你”。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
——是为题记



  “这里还有我”,听着像誓言,咀嚼了似誓言。如果眉梢眼底不过一场误会,亲爱的,是说者无心,还是听者有意?

  林花落了春红,太匆匆——你去了哪里?可记得还在这里的我?
  我像每个恋爱的孩子一样,在大街上琴弦上寂寞成长。

 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,开始我只想到伟业。他的经历更为完整,他的挣扎更为真实。那些天真的执著,碰壁后徒劳的挣扎,到最后仍是清风明月的磊落。不知怎么就想到他和凌云坐在台阶上的情景,明明那时两个人都不得意到落魄,偏偏就是温暖到让人心酸。
  人是畏寒趋光的动物,更有追逐温暖的天性。
  这点在凌云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——伟业就是他的光和热。我是市侩的,你是纯粹的。可是我爱你,又有什么不可以。

  原来成长和爱一样,都是寂寞的事。
  一路行来,他们都有自己的障。能不能破障重生——想要问问你敢不敢,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?想要问问你敢不敢,像我这样为爱痴狂?

  不同于伟业和凌云在为人处世上的差异,丁丁和川儿的故事中没有根本的矛盾,而更近似一种自我的折磨。让旁观者会像伟业一样焦躁,甚至爆发。在最后川儿羞红的耳根颈后,这两个孩子的那么多年,想起来,竟是飘散风中的隐约笑意。

  成长是无法经由别人之手完成的痛。
  我不知道在川儿对丁丁没有任何回应的青涩时光里,丁丁是怎样认清自己的感觉,又是怎样义无反顾的永远追随。
  我不知道在丁丁面对家庭压力至传出婚讯的日子里,川儿是怎样按下焦急与感情,守著自己“还在这里”的誓言。
  我不知道在连番遭遇现实重创,悲哀的接受生活不似戏剧,仅从面容衣服便忠奸可辨,原来不是黑就是白只不过是天真的以为;要爱的清醒要无辜的犯罪,现实的世界只有灰。伟业是怎样可以坚守心灵的纯净,无论何时何地不愧对良心。
  我不知道在爱人不认同,家人不理解,甚至连爱人的心意都不能确定的时候,凌云是以怎样的信念帮助朋友,并争得爱人的理解与爱情。

  然而若只是这样,也不过是被现实残酷逼上绝路。我更钟爱的,是温暖。
  这故事的几分缠绵入骨,尽在三个字——不舍得。不舍得你受苦,不舍得你孤独。甚至净天与思远。像是棉花糖的成形,缠绕著牵连著,再无法毫发无伤的分开回到最初。
  其实思远真是个好名字:我有所思在远道。   

  爱情如革命,结局都是牺牲。可是啊可是,如果我背负起你的黯然神伤,如果我陪伴着你的寂寞流浪,你会不会,成为 我的传说?
  陪伴成长,安慰寂寞。回头时候,这里还有我。我们相信,生命中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,他们在你身上留下的印记,就像无声中染白大地的雪花——也许你尚无觉察。

  尽管也有阴谋与伤害,这仍是个脉脉流淌的温情故事。像是年少的白衬衫,乌黑的眼睛,以及最初的梦想。
  留一点故事和秘密,在寂寞时讲给自己听,再问自己一句:你还坚持自己想要的吗?

写在最后的最后


  爱是不是一种拯救?你需不需要被救赎?
  红尘芜杂,总有那么多你眷恋的存在——五色使人迷。会不会,不经意间,你忽略了自己真正在意的?
  静下来啊,亲爱的,听听你的心,问它还相信爱吗?还渴望爱吗?让它告诉你答案。

[ 本帖最后由 sherry 于 2008-9-3 08:12 编辑 ]

查看评分记录

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
圆形方孔 +10 珍珠果 2008-9-3 16:09
钞票 +12 珍珠果 2008-9-3 16:09
录入币 +1 珍珠果 2008-9-3 16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