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新话题

[单篇评论] 一管窥豹——从细节的刻画与推敲看《夜访》——焱蕖

一管窥豹——从细节的刻画与推敲看《夜访》——焱蕖

引用: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欢迎来到☆地狱十九层☆=\(^o^)/


由于还木有注册到地狱,所以只能阅读部份内容哟,请注册或者登录,谢谢^-^


地狱小说文库立志推好文~不文荒~欢迎爱看BL的你加入哦>_<~



+部分预览+


接触耽美并没有多少年,也从不敢称自己是资深读者,更不敢说自己是一个真正会写评的人。一篇文,在一千个人面前,可能远远不止一千种印象,因为随着看文的人本身的阅历改变,对同样一篇文的见解也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。我觉得,作者本人应该是最了解一篇文的人。作为读者,我无法完全揣测出文中一些细节的用意,也非常有可能对某些情节做出有偏差的,甚至完全错误的推论。在此,首先向巫羽大人鞠躬道歉,并向其他看过《夜访》,怀有不同见解的读者道歉,如果我个人的看法有所偏颇,有失妥当,因此而造成不快,请务必原谅我唐突写评的举动,叩谢。

如果各位不介意继续看下去的话,我感到十分荣幸,也乐于跟大家分享这篇读书心得。早有为《夜访》写评的意愿,看到这篇文的连载刚刚画上句号,便一边研究最终修改版,一边酝酿起这个不能称之为评的评来。

以前,我曾经自作主张地给自己所喜欢的耽美写手分出三个类型:戏子,工匠,刽子手。分类毫无依据,凭的只是直觉,如今想来,确实有点惭愧。我只能大概地说,戏子类的写手讲求强烈的戏剧效果,用色鲜艳大胆,情节冲突性强,未必符合逻辑但是可以扣人心弦;工匠类的写手用笔十分严谨,重视细节的刻画和推敲,剧情比较贴近现实,很是逼真;而刽子手类的写手习惯用精练的短句和词语,力求以最短的篇幅,创造最利落、最狠戾的效果,就像下刀的那一瞬间,令人印象深刻。

巫羽大人的《夜访》给我一种典型的工匠类文章的感觉。因为她写文的认真态度令我十分惭愧,一篇文反复修改,剔掉不合理的旁枝末节,增加情节的强度和可看性,到现在大约已经改了三四次左右。而且因为是以真实历史人物作为原型,架构上和时代背景的考究上也花了不少心思。而我这篇心得所要提到的,是《夜访》中各种细节的刻画推敲,以及因此所达到的效果。再次,此评仅为个人感想,十分欢迎意见不同的人指教批评,再叩谢。



【起】

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源头。袁兆鳞和朱承昀的相识也是如此。

相识大概是所有耽美文中都相当注重的一环。

有人可能会说,相识能有什么细节可推敲呢,不就是两个人走在大街上,面对面,眼对眼,一见钟情,从此认识了吗?这样说也未尝不可。只不过路上的人那么多,怎么偏偏就两个主角对上眼了,作为写文的人,也要考虑一下怎么圆这个说法。而且如果每个人都写一样的套路,我们看文的人久而久之也会感到索然无味,意趣全无吧。

其实,写作手法是没有对错之分的。哪一种写法都有它的好处,每个作者也各自有自己的喜好和安排。我个人认为,就算真的要写大街上擦肩而过的相遇,如果写得出采,也能让人觉得有趣。不过我的想法是,细节的“新”和“奇”,远远没有它的说服力和合理性来得重要。

作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考据派作者,巫羽大人的历史知识不得不说是十分渊博,对自己笔下的物器,服饰,文化,还有符合时代背景的人情风俗都极为讲究,态度严谨。

当下写古代文的耽美作者数不胜数,为了写文而查资料,翻古籍的人恐怕也不少。然而,怎么样才能使手头上所有的这些材料为己所用,可能是许多人在写文的时候比较容易忽略的一点,恰恰又是最关键的一点。简言之,材料终归是用来服务情节的,而不是用情节去附和材料,这种搭配必须维持人物原有的个性以及整个情节的合理性。

写相遇,也是合理运用背景资料的一个例子。在古代背景的文章里面,相遇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很多。可袁家是什么人物呢——扬州富甲一方的盐商世家,而朱家又是 ...
................

TOP

这位大人的精神很值得钦佩。
我是个游戏文字的人,常常写了什么也不过一时热情,待到回头去看时自己都不待见。
像巫羽和炎蕖大人这样珍重文字的人,才会得文字厚报之。

TOP

很多人推荐这篇文,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不进去。

TOP

发新话题
版块跳转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