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新话题

[现代] [VIP]失踪 BY 凉雾 (点击:1692次)

引用: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欢迎来到☆地狱十九层☆=\(^o^)/


由于还木有注册到地狱,所以只能阅读部份内容哟,请注册或者登录,谢谢^-^


地狱小说文库立志推好文~不文荒~欢迎爱看BL的你加入哦>_<~



+部分预览+


第 1 章
一个人,除非是从肉体上被消灭、被汽化,不然是不可能消失的,他只可能湮没于人海,而湮没于人海的最好办法,就是与身边的人同化。试想在遍地欧美人的街头若出现一个东方面孔肯定很引人注目,在嗜甜的江浙地区若出现一个爱吃辣椒的,那也很容易让别人记住,但若在重庆的地盘出现一个重庆人,这就简直太正常太普通了,一个人的口音饮食生活习惯,一切都与旁人无异,还有比这同化得更彻底的方法么?
所以张宁自打从苏杭身边跑出来之后,就一直隐身在这号称重庆第二大的城市里——需知重庆是个很大很大的直辖市。大到什么程度呢,把京津沪三地加起来其总面积也只不过才它的一半。它底下市级辖区就有17个,县和自治县有23个,人口号称三千万,但实数其实比这还要多。
躲在这样一个地方,张宁觉得比较能够让他放心。
算算时间,他从苏杭那里逃出来差不多快要两年了。这两年里张宁是低调的。他现在的身份是一家小书屋的老板(从别人那里转来的),旧书租售兼营音像出租,门口再摆张凉板搭着卖一点报刊杂志,每天除了有人买报时到门口来收下钱,多数时候他都窝在店里面,要么看书,要么看碟,绝少抛头露面。
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,书和影碟已足以打发时间,所以开书店的人不常出来也正常。但如此一个年轻貌美的男子,怎么能这样好静这样坐得住?春日暖阳,天气这么好,附近门面的人都出来晒太阳了,他怎么也不出来活动活动?
诸如此类的疑问在邻居间持续了一段时间,渐渐地大家也就习惯了。这种习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宁的好相貌,那实在不象是一张犯罪分子的脸,而且他虽然不常出来,但别人进去他还是会微笑着打招呼的,那笑容也颇为可喜,所以大家很快就替他找到一种解释:网上现今最流行的那个词儿是怎么说的?哦,对,宅。这位小张老板,估计就是这么一位宅男。
——其实宅男什么的,真的是对张宁的误解。
他的宅,那是没有办法。
他实在太怕被苏杭找到,即使逃出来已经近两年也不止一次地做恶梦梦到被他逮回去。所以他有意识地深居简出,尽量减少和外界接触的机会。他这家店面是带阁楼样式的,面积不大,但住一个人总是绰绰有余。另外楼下也有厕所和厨房,尽管非常非常的小,功能却完整。窗外是条小巷,也是菜市场,有时甚至都不用他出门,只要站在窗前喊一声就能完成一笔买菜的交易。最重要的民生问题都解决了,其他的自然就更不在话下。这门面本身的地势就比人行道要高几级阶梯,张宁又把收银台搬到了最里面的角落——窝在这个位置让他有很大的安全感,他的脸被电视机完全挡住,如果不是进来光顾的人,根本就看不到他。
平淡低调的日子,时光特别易过。翻翻报纸,一个上午过去了;看几张碟片,一个下午又过去了。中间不时有人进来租书还碟做生意,到了吃饭的时间就稍微弄一点,反正他一个人也好打发。逢年过节也不关门,照常营业,本来只是因为无处可去而不得不如此,但无形中却落了个便民的好名声,上门的客人越发多起来。
长街两旁栽种的法国梧桐叶子又落光了的时候,张宁这家店在附近已经小有一点名气了。
他这里本就当道,附近中学的学生上学放学都要从他门前经过,张宁长相出众,简直就是块活招牌,当初小姑娘们进来本来是来借书的,但看了他就互相交换眼色窃窃偷笑,有胆大的跟他一搭话,回头一传十十传百,书店里新换了个帅哥老板的消息就在校园里传开来了。
如果只是美色效应,本来也红火不了多久,但到了月底算帐时张宁发现居然颇有盈余,这可太意外了,转让这店时他只想做点糊口的 ...
................

TOP

第 12 章
张妈妈一看到他,嗳哟一声眼泪就下来了。隔得老远把手伸过来,脸上神情悲喜难明。
张宁拄着拐杖急步上去迎她,苏杭怕他跌了,连忙道:“你小心……”话没说完已被张宁一拂,甩开了他的手。
苏杭自然知道他这一拂不过是无心之举,急着上前去接他妈妈罢了,但看着张宁象受尽委屈的小孩子需要父母抚慰的样子,也难免有点讪讪地,不太得劲。
转眼间张宁已和父母抱在一起,彼此悲喜交集。只是此刻是在大街上,实在不能抱头痛哭,只得呜咽着紧紧抱了一会儿,强行忍住激动的心情,互相搀扶着进去说话。
店堂里一下子进了这么多人,显得拥挤不堪,座位也有限。苏杭知道他们一家人必有很多话要说,自己身份尴尬,待在其中实在是有些碍眼。便知趣地使个眼色,示意那两个保镖跟着他一同出去。
张宁没注意到他走了,或者说就算注意到了也没往心里去,只把全副心神集中在张妈妈妈身上,握着她手道:“妈,让我看看你的眼睛。”
“我没事,没事。”张妈妈吸了吸鼻子,倒反过来安慰他。
“你看我这一高兴,神经一兴奋眼睛就睁开了。倒是来的时候听说你脚扭到了,包成这样,肿得很厉害吗?”
张宁摇摇头,眼含热泪。他何尝不知自己一走两年,留给父母的痛苦并不亚于苏杭带给他的痛苦,一时心中羞愧发作,哽咽道:“妈,对不起……”
一句话再度把张妈妈的眼泪勾了出来,哭着道:“我是在菩萨面前许了愿的,只要你回来,就算舍了这双眼睛我也甘心……”说得母子俩都眼泪汪汪的,张宁爸爸还好一点,虽然眼睛也红了,但到底还是维持着个一家之主的派头,勉强出言劝解。
“好了都不要哭了,孩子回来了就是好事!”说着又对妻子说:“你也控制一下,当心你那眼睛又恶化。”互相劝了劝大家才好受了一些,擦干眼泪互道别后之情。
且说苏杭也没走远,就在车里坐着,仰头默默吸烟。两个保镖坐在前头也知趣地不吭声,连呼吸都很轻微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终于有一个看了看时间,小声提醒:“老板,时间差不多了。”
苏杭不答,过了一会儿狠狠吸了一口,丢掉烟头开门下车。
看到他进来,张氏一家本来正说着话的话也不说了,脸色全都有些微妙的难看。苏杭知道自己不受欢迎,便在门口略站了站,微微赔笑道:“伯父伯母,我找张宁说几句话。”
张爸爸惟恐爱子吃亏,忙提高声音道:“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!”
张宁怕苏杭真说出什么不可转寰的话出来——要知道父母维护子女之心非常情可比,万一事情闹得不可开交,吃亏的还不是自己的亲人吗?因顾虑到这一层,张宁便打圆场,安抚地拉父亲一把,说:“爸,没事……”
张爸爸容色稍缓,但转头瞪了苏杭一眼,眼神仍然是不谅解的。张宁示意父母放心,便拄着拐杖同他出来了。
出来也没走多远,就在梯子下面,张氏夫妇微微伸长脖子就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动静。
“什么事?”
苏杭微一沉吟,说:“张宁,我三点半的飞机。”
张宁轻轻嗯一声。
“大概两天后就回来。”
张宁不出声了。
苏杭顿了顿,明明有很多话想叮嘱他,但一时间却又不知如何接下去。
留下张宁一个人他不放心。所以他把他父母接来,让他亲眼看到父母老迈的样子,不忍再走。但现在张氏一家碰了头他还是不放心,因为这一家子肯定要商量如何来对付他这个棘手的人物。万一张氏夫妇心一横,索性也跟着儿子跑了呢?那就要赌张宁忍不忍心让父母也跟着流亡他乡了。
苏杭从没这么患得患失过,一时间脑中转了无数个念头,嘴上慢慢地道:“你这里……住宿不方便,我让人在酒店里订了房,晚上你就陪你爸妈过去住……这两天,你们好好商量一下,等我回来,就给我个答案好吗?”
张宁微微低头,一语不发。
因为哭过他眼睛有些发红,苏杭看着他的眼睛,轻声道:“张宁你相信我。从你那里夺走的东西,我会尽一切可能地加倍还给你,所以请你……给我这个机会。你跑了这么久,也应该累了,就歇下来好不好……”
张宁垂着眼皮儿默默不语。他此刻心头乱得很,一时也无法给予他答复,良久才勉强憋出一句:“……等你回来了再说吧。”
本来只是敷衍之词,但在苏杭听来却象是充满希望,不禁心头一松,连忙应道:“好,回来了再说。”说完笑了笑,轻声道:“那,我走了。”
张宁根本没心思跟他来个十八相送,点了点头便转身进到店中。张妈妈早已不太沉得住气,看他进来连忙伸手拉他到身边坐下。
“张宁,你现在跟那个人到底是怎么说的呀?”
张宁往外面看了一眼,苏杭的车子已经起步了。他把视线收回来,轻声道:“妈,没怎么,就是……拖着。”
“我刚才可听见他好象说等他回来要你答复他什么的?”
张宁犹豫了一下,知道这事也瞒不过去,就把苏杭对他说的那些话都大致提了。张氏夫妇仔细地听,边听边在心头暗暗分析,而分析的结果让他们既吃惊又恼火,心情很是复杂。
苏杭对自家儿子的感情显然不是玩玩而已,但让人郁闷的也是这一点。
不是玩,那就是认真的,这认真要认真多久?苏杭那种人个性强硬,也没什么道德感,强大的特权背景更让他有为所欲为的能力。这样一个人绝不会允许伴侣率先离他而去,一段感情除非他说结束,不然不可能由另一方终止。看他和张宁两人的气场、身板,很容易就分辨出二者中谁处于承受的那一方,所以张氏夫妇心头很不平静:难道他们的儿子就这样要跟苏杭纠缠一辈子?!
张爸爸首先就炸起来:“不行!我老张家可不能绝后!”好好的一个儿子被他当女人压?不要成家立业养儿育女的吗?!
“你给我安静点。”张妈妈埋怨了一句。
女人的思虑要心细一些,她知道跟苏杭硬碰硬是不行的,沉吟片刻,说:“张宁,这男人跟男人可不是长久之计。他是同性恋,你不是。你干脆定个期限,三年,就跟他三年!白纸黑字的写清楚,三年之后各奔东西……”
张宁微微苦笑了下,安静地道:“妈,我拿什么去跟苏杭谈条件?”
此话一说出来,张氏夫妇也哑了,怅然若失。
是啊,难不成还真给了几分颜色就开起染坊?苏杭现在来软的,如果他一怒之下又象以前那样来硬的了呢?怎么斗得过他?
张宁逃了两次都没逃掉,不答应他,难道后半生都不得安宁,成日东躲西藏吗?
“我也想过了,”张宁声音轻轻的,语气神情,都带着一种心灰意冷的平静。“夫妻还有个七年之痒呢,我还真不信他对我天长地久不会有厌烦的一天。”
往多里算算十年吧,十年之后他三十六,作为男人来说到那时再重新开始一段人生也不算太迟。他就忍这十年,只当是有期徒刑,说不定有提前释放的一天。再往好处想,这比真的坐牢又划算多了,傍大款呢。
张妈妈担心地道:“张宁,你这是认命了啊?”
不认命又能如何?
张宁记起以前看到过的一首诗,题目叫《生活》,内容却只有一个字:网。
他从未象此刻这般觉得这诗如此精辟,简直象是对他的写照。逃也逃了、挣也挣了,却仍然身陷在网中央,怎么都无法脱身。
他又何尝想认命,只不过……正象苏杭说的,他也累了。
两天时间很快就滑了过去。
这两天里张宁很平静,平静地准备迎接他的命运。而张氏夫妇,虽然不情愿,但又实实在在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唉声叹气地尽量往好的方向想。
期间苏杭有打电话过来,温言软语地询问关于张妈妈的详细病情,说他在北京找了个眼科专家,专家推断说病人很可能是眼部神经萎缩,可以治,最好是上北京住院治疗。
因为事关妈妈,所以张宁也破天荒地跟他说了很久,结束通话之前苏杭温情地告诉他他明天就要回来了,让他问问他爸妈,等他回来之后愿不愿意赏脸一起吃顿饭?
听到这个邀请张氏夫妇面面相觑。
这顿饭自然不是鸿门宴,但推肯定是不能推的,不是说怕扫了苏杭的面子,主要是怕张宁夹在中间难做人。
为什么当父母的总是会对女婿很好,还不是怕自家女儿在人家家里受欺负吗。张宁虽然不是个女儿,但这家世门第悬殊太大,二老也不愿意得罪了苏杭却让张宁吃苦。
于是,同意了。
听到答复苏杭自然很高兴,回来的当天就在城里的高档酒楼包了一间雅室,为表郑重,还准备亲自开车去酒店接人。
那天刚好是个好日子,正月十五,人月两圆。
苏杭精神抖擞,先到店里去接张宁,但到时却发现张宁还没换衣服。
“快六点了,怎么还没关门?”
张宁向那边微微抬了下下巴,苏杭看过去,就见一片粉红色身影在书架空隙间闪动,看样子是个小姑娘。
“挑了大半个小时了……”
语声中好象夹杂了一声极其细微的卡嚓,象拍照的声音。
苏杭警惕地往书架后一瞥,心头有了一点数。
“你去换,我来。”把张宁推上去了。
他冲保镖使了个眼色,不一会儿那小姑娘就哎哎地叫着被保镖拎了过来。
苏杭笑吟吟地往桌上一靠。“果然是你啊,绿腰……”借《红楼梦》的那位……
小姑娘笑得有点尴尬。
“你新发的那个贴子挺火的,嗯?《我终于在现实里遇上了一对,来818我身边的极品攻受》?”
小姑娘居然有点惊喜,结巴道:“你,你也上天涯……”
苏杭从保镖手里接过缴获的手机,打开相簿看了一下。拍得居然还很不错,他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和张宁合过影呢,想不到第一张合影居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。
虽然有些可惜,但还是很利落地把里面张宁和他的照片通通删除掉。“我是不介意你八卦我们,不过拍照不行,下次再被我逮到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了。”
“哦……”到底男人的气场比较强大,再说也知道自己理亏,小姑娘灰溜溜的,拿了手机走了。
这一切都被楼上的张宁听在耳朵里,唇边不由得缓缓浮起一个讥讽的微笑。
在这些不知情的人看来,他和苏杭是很般配的吧?绝对不会想到,他们的相处其实只是一方的强迫和一方的妥协。
这样的生活不能接受吗?也不尽然。
人若要好好的活下去,就要有即使是在一片废墟中也能找到支点的本事。张宁确信自己已经找到了那个支点。他的父母、他的未来……在他的前方不是没有希望,只要他执着地,一直走下去。

TOP

发新话题